“一些水鳥逐漸飛來了,以鷺類為主,比如白鷺、池鷺等?!?/span>
9月5日,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地說起最近紅樹林飛來的“老朋友”:
進入秋季,鳥類翔集紅樹林,其中以林鳥居多,如白頭鵯、紅耳鵯、白喉紅臀鵯等鵯類和黑卷尾、暗綠繡眼鳥、栗喉蜂虎、灰北椋鳥、褐翅鴉鵑……
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既是鳥類重要棲息地、繁殖地,更是全球候鳥遷徙重要的停歇覓食地和中轉地。保護區內除了眾多鷗形目、雀形目等留鳥外,每年秋冬季更有大量候鳥途中在保護區停留,人們常常會看到雷州半島沿岸這片土地上,珍稀飛禽云集,儼然成了“精靈們的天堂”。
據統計,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內有記錄的鳥類大約306種,其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61種。近年來,稀有的候鳥勺嘴鷸、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接連在湛江紅樹林濕地出現,如同突然闖入懷中的可愛精靈。紅樹林猶如印象派畫作躍然顯現的幾筆青綠,交結著碧海和白沙。
湛江紅樹林保護區
——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
湛江海岸線既有綿延數千畝的紅樹林的遠郊美景,也有小片的紅樹林被放進市中心的海灘上,與繁華喧鬧的街景做伴。當遠郊的人群欣賞萬里晴空千畝紅樹林的壯美,當城區的一家三口玩著海沙凝望眼前的白鷺紅樹映高樓的妙趣,他們享受的是無數護林者三十年不間斷努力的結晶。
湛江共有紅樹林保護區68個,其中廉江高橋紅樹林保護區面積1202公頃,是大陸紅樹林連片面積最大的,由6名護林員管轄看護。
“為了與當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紅樹林生態,我們積極吸納當地社區居民參與調查、巡護、監督、造林等工作,定期巡查維護,發現并及時上報破壞紅樹林的違法行為,由執法人員進行查處?!奔t樹林管理局負責人表示。
2017年,湛江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推動紅樹林保護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內新增了人工造林5700畝,更為珍貴的是,紅樹林濕地內已連續記錄到多種珍稀鳥類,包括勺嘴鷸、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等。
紅樹林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在全世界紅樹林面積仍以每年1%遞減的背景下,湛江紅樹林面積卻逐年增長,并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成績來之不易!”
湛江紅樹林保護區生態修復重要舉措
留住紅樹林,讓自然景觀和大型工業基地在藍天下共存,意義巨大。一方面,這是“邊開發,邊保護”而不必“先污染,后治理”的實證樣本;另一方面,這又是自然景觀融入生活空間的未來城市雛形。
濕地恢復工程是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的重要舉措,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社會支持。湛江市已爭取到生態修復財政資金約4.3億元,計劃在徐聞、廉江、雷州種植紅樹林898公頃,但距離生態修復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紅樹林保護修復,成立“湛江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積極調動社會資源,廣泛宣傳,讓紅樹林保護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來源:湛江日報